吳雲天

許多戶外山區沒有廁所的設置,例如北台灣的加羅湖以及南臺灣的嘉明湖,都是這幾年深受山友喜愛的山中秘境,在湖邊度過一晚更是人人稱羨的體驗,但大家來到山中生活就一定要解決生活需求,前陣子到加羅湖淨山,看見許多山友的糞便就裸露在湖畔,只要一下雨,這些糞便都會進入加羅湖中,一方面造成水質過於營養長藻容易優養化,另一方面大腸桿菌汙染增加山友取用湖水引發疾病的風險。
那要如何避免山區湖泊的糞便汙染,有兩個方式可供參考:

  • 1. 離開集水區便便:湖泊位於地形最低處,因為水往低處流聚集成湖,湖四周地形一定越來越高,直到最高處的稜線,這個最高點稜線以內的水,都會流至湖中,圍繞湖四周的所有最高稜線連起來可構成封閉或幾乎封閉的區域,這個區域就是這個湖的集水區,在集水區裸露的糞便,就容易跟著水進入湖中。但要注意的是,加羅湖這一帶的中央山脈地形特殊,加羅湖四周有許多其他的湖泊,所以離開一個湖泊的集水區,幾乎就進入另一個湖泊的集水區。那要怎麼辦?
  • 2. 登山帶小鏟子挖貓洞:要解決糞便進入水中造成污染,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尋找有森林的地方在森林底層用鏟子挖個貓洞來便便,一方面隱蔽,一方面長期落葉形成的腐質層較容易挖貓洞,事後立即用土壤將便便埋入土中,便便即可經由微生物分解,不會汙染水源。
      至於使用過的衛生紙、衛生棉,最棒的方式就是攜帶夾鏈袋裝成後密封,再裝進牛皮製袋中自行攜帶下山,既無氣味也不影響視覺感受。水源無比珍貴,請大家享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時,也能重視環境的永續。

    保護山區水源正確處理排遺
基本繩結應用-繩索千千結
各式繩結都有其優缺點,在此我們跟各位介紹幾個簡單的結型,期待大家熟練之後,可以增加生活及其他方面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繩結的打法有千百種,也可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舉凡貨車司機綑綁貨物、家中物品收納、小吃店綑綁塑膠袋、綁鞋帶、捆紮書報等等,甚至專業救援、垂降、攀岩等等,都離不開繩結的實際應用。
但是要學習這上千種的繩結類型實屬不易,就算當下學會了,但時間久了也會生疏,重點是還要在應用時得心應手,否則,若在救援時,應該打鎖緊的結時,卻打了錯誤會鬆脫的結,就有可能發生危險。
各式繩結都有其專有名稱,但同樣的結型在其他不同的書籍上可能有不同的名稱,但基本上只要應用得宜,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